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風險與機會并存的市場,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就無法在股市生存。上班族也可以做股票投資,但要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式。很多人認為上班族不適合做股票,主要是因為上班族沒時間看盤,其實天天看盤對股票投資的收益影響不大,真正的投資大師很少看行情,包括基金經理,他們都把大部分時間用于行業或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大盤指數」上班族不適合玩股票配資?
1.定投指數,這種方式最簡單省時?;静挥每葱星?,自動定投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基金。止盈不止損,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高10%時開始減倉。長期來看這種方式年化收益在10%左右。
2.定投股票。選擇行業前景好、未來發展穩定、盈利能力強、分紅高的股票定投。在上證50里面選就行,不同行業選兩三只就行。例如,銀行、格力、平安等。和上面一樣,注意止盈,關注一下平均年化收益率就行,遇到大牛市基本可以把你未來幾年的收益都賺回來了,這時一定要清倉,回調之后繼續定投。參考年化收益15%
3.如果投資能力較強又有一些業余時間,可以做個股投資,建議別糾結每天實時行情,如果做技術分析要看周線,具體個人自己把握吧。
其實就兩點:
1、任何行業成功都需要專業性的訓練,運動員天天訓練未來有可能出成績!
2、普通投資者不但系統性的專業知識薄弱,而且每天花在股票研究方面的時間較少,想成為這方面的高手,難度是很大的!
我覺著恰恰相反,如果炒股的人不反復盯盤,選擇價值投資標的,長期持有,收益會遠超你的想象。
因為股市市場是“零和游戲”,所以人與人的博弈在其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投資者如果持續關注盤面,緊盯自己每日的浮盈或浮虧,很難不收到數字變化的影響。
最新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塞勒教授就一直專注研究行為金融學理論。
比如茅臺是家好公司,現在股價超過了600元/股。但如果是你在2008年以60倍市盈率買了它,那你就會忍受虧損整整7年的煎熬。
從上班族角度上而言,每天上班賺點錢也不容易,如果在股市當做是另外 增添生活經濟的來源,那么我反而認為是錯誤的,原因是一旦股票虧損就可能會將自己半年或者一年甚至多年的積蓄全部虧沒,所以我建議上班族的朋友要一絲不茍 看待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除非你自己有閑錢,短時間內不會急用,可以放在股市隨便怎么折騰都沒關系,這樣才能有下一步的掙錢之說。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上班族,看盤時間少甚至盤中時間看盤基本沒有,都是背著領導私下拿著手機在玩,手機本身看盤功能是非常簡陋的,很多東西都無法在手機軟件上看到盤口的蛛絲馬跡,所以大多數上班既想做短線,又想頻繁操作,這樣惡性循環操作始終會出大問題的。
如果非要給上班族炒股一點建議,根據自身上班條件,我認為第一不要做短線,第二不要加大投資成本,第三是不要頻繁操作,盡量以短中、中線或長線價值投資 為主,持股周期至少保持在1個月以上,3個月和半年較為合理,當然,在這種持股周期當中,可能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對所持股票不聞不問不看,如果無法做到,那 么你會在虧的時候想去做T降低成本價格,或者加大資金去補倉,漲了一點就想著要買,結果錯過了主升浪。
很容易會出現追漲殺跌的不良陋習,所以我建議上班族 做中長線投資的時候,看準行情時機,確定概念板塊投資對象,鎖定最終要買進的個股,這時候還不能急于買入,還要進行一個稍長時間的觀察,最后我建議盡量操 作兩次,一次買入和一次賣出。